知识科普
隔音差的问题出在哪里?
为什么,随着施工水平、建筑设计不断突破升级,房屋隔音差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?甚至比此前的老房子隔音效果还差?
“现在房屋不隔音的本质问题,是大多数开发商为控制成本,选择最经济的结构形式和最低标准的构件尺寸导致。”某材料商负责人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。“虽说房子不太隔音,但房屋质量是合格达标的。”
先来看墙体。
老一代的传统砖混结构住宅(红砖房),几乎每面都是承重墙,厚度能达24cm。不过,由于制作过程易造成环境污染,在3年前被禁止使用。
新一代住宅建筑则是基本采用整体框架剪力墙浇筑,以及密度仅有红砖三分之一的加气砖或空心砖做隔墙,为了节省室内空间,非承重墙厚度基本在100-180mm,隔音性能明显弱于传统红砖。甚至像卫生间、储物间的隔墙,厚度可能只有70-80mm。
再来看楼板。
“按照现在的国家标准,住宅双层楼板通常在80-100MM,厚度掐手可量,很难起到良好隔音效果。”一位一级建造师告诉记者。
不仅是厚度被“摊薄”,从目前住宅建设选材来看,市面主要是轻体砖、打孔红砖和空心砖等,手工砌砖极易产生缝隙,同样是导致隔音效果差的因素之一。
该建造师还指出, “现在的住宅建筑的楼板、墙体、梁柱等主体结构是连在一起的,像楼上楼下吵闹、重物落地、拖拽椅子等声音,则会通过墙体、楼板等刚性结构传递,通常称为‘共振噪音’。也就是说,这些噪音不一定来自楼上楼下的相邻楼层。”
此外,隔音效果好坏也与是否使用隔音材料有关。
部分开发商面对能省则省的成本问题,在满足最低建设条件要求下,自然会减少或省掉比如给墙面填充聚氨酯纤维板、吊顶时添加隔音毡等环节。
综上所述,墙体、楼板厚不厚,有无使用隔音材料等都是对隔音效果造成影响的关键所在。
活学活用
怎样实现“隔音自由”?
事实上,隔音问题是目前住宅普遍存在且难以避免的现象。
如果邻里均是高素质人群,即便是不太隔音的房屋也能保持相对安静的居住环境,但总难免会遇到闹腾的邻居,我们怎么才能能以物理手段实现“隔音自由”?
首先,清水毛坯房,改造隔音的空间相对较大。比如,在墙体和吊顶中,可以使用隔音毡与石膏板进行搭配,甚至可选择KTV、舞厅等更常使用的吸音棉,但阻燃性不是很好;在外界噪音方面,可选择具有良好隔音效果的中空玻璃、真空或多层夹胶玻璃等。
可持续回声吸收的夹心板包
但在更现实的情况是,推行精装房的当下,大多数人只能利用后期装修来弥补房屋隔音的“先天不足”。
如果是楼板隔音问题,可选择大面积铺置地毯,或者对卧室进行改造使用更加隔音的软木地板;如果是墙体隔音问题,则可通过添加墙面隔音材料,如聚酯纤维等进行隔音,或者张贴纹路较深的壁纸改变声音传播方向。
又如若是窗户隔音不行,可以更换全覆盖的双层厚窗帘进行物理隔音。
不同玻璃的隔音效果
此前曾有新闻报道过,某高端住宅同样由于房屋隔音问题产生了不愉快,而后部分经济条件不错的业主自发联合邻里,整包装修公司进行二次隔音装修,整体费用约几万块。
当然,如若手头并不宽裕或嫌麻烦,还有一个最简单的笨办法,买副“隔绝人世”的耳塞。
你还有什么隔音小妙招吗?欢迎来留言区交流!
-END-
主编:余鸽
副主编:赵述锦
编辑:廖兴
图片来源:成都商报资料库/IC photo/图虫创意/视觉中国
商务合作:028-86611300
申请加入购房微信群:文末扫码
原创文章由成都商报房产部采写,如需转载,请后台联系授权,若擅自转载,一诉到底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相爱十年茀禄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