忄+ 吾= 悟
最早的时候,悟字还有一种写法,上面有一个宝盖头,表示人在家中睡觉醒来。因为我们理解、明白一个事情的时候,感觉就像大梦初醒一样,所以后来这个字就也有理解、觉醒的意思了。比如,感悟、领悟。
古书中“悟”字的另外一种写法
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为什么发四声,因为短促、有力的四声,更符合“觉醒明白的”感觉。小朋友可以试着发音体会一下。wù,是不是比wǔ,更有瞬间清醒、顿悟、醒悟的感觉呢?
不过那位小朋友问到这个字的声调,其实很有意义,这是一个在我们日常语言中经常出现的情况,但是在语文书上并没有特别提及,这就是中文中的“变调”。
我们使用的中文,是一种很神奇和特别的语言,和其他语言相比,有很多特殊的地方,其中一个就是“音调”。在普通话中,有四个声调,比如ma音就有:妈-麻-马-骂,当然还有轻声。
但我们在日常聊天的时候,尤其是说话比较快的时候,声调会下意识自然发生变化,这就是变调现象。而悟字本身读四声,但我们在说孙悟空的名字时,一旦说的比较快,就会变成像三声。
出现变调的原因有很多,其中最重要一个,就是为了让说话更轻松、流畅。“孙悟空”三个字,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都是一声。如果第二个字“悟”读出非常清晰的四声,就会感觉不自然,也有点辛苦。所以在我们说话的时候,将这三个字自然连读起来,会下意识的将“悟”字读的很轻和短,再连着“空”字,就会感觉这很像是读的三声“五”了。
自己用音调软件录了一下读四声“孙wù空”时的音调变化
再对比一下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和沙和尚,他们的名字中也都有悟字,分别叫猪悟能和沙悟净,但相对来说,我们却很少会觉得他们名字中的悟应该读成三声,如果有人读猪五能或者沙五净,就会觉得怪怪的。
读四声“猪wù能”时的音调变化
所以“变调”只是我们在日常对话聊天中为了读音流畅而进行的改变,它并不是这个字书面的正式读音。所以如果是在考试中,问齐天大圣的名字怎么读,那的确应该是选择四声:悟。
而在说话中,如果是日常聊天,那么可以比较随意,你是按读字典读音孙-物-空,还是随意一点,变成比较像三声的,孙-五-空,都可以,也不太会引起误会和歧义。
对了,在86版《西游记》中,孙悟空第一次见到唐僧,在介绍自己名字时,说的就 是四声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网络借贷回顾梅西世界杯生涯,06年青涩,10年牺牲自己,14年最遗憾!